<track id="3x4ab"><noframes id="3x4ab">
    <form id="3x4ab"></form>

    <li id="3x4ab"><acronym id="3x4ab"></acronym></li>
  • <progress id="3x4ab"><track id="3x4ab"></track></progress>
  • <form id="3x4ab"><tr id="3x4ab"></tr></form>

    <rp id="3x4ab"><ruby id="3x4ab"><input id="3x4ab"></input></ruby></rp>
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 特色文化  專題論文

    挖掘校本人文教育資源,推進學校文化建設

    作者:繆昌武 楊勁松 倪筱榮來源:新華日報發布時間:2022年06月15日點擊數:10

    人文教育旨在促進人性境界提升、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的實現,培養對人的尊嚴、價值、命運的維護、追求和關切等人文精神。進行人文教育需要資源,其中校本人文教育資源尤其值得挖掘。

    校本人文教育資源是學校獨有的資源,雖然其他學校也可利用,但無法從同一個源頭、同一個層面來享用。一所學校從創辦、轉制再到當下,其歷史發展過程中特有的理念、精神、體制、機制、制度,獨特的地理、地貌,深遠的歷史、事件,特有的人物及人物故事,特有的建筑、特有的文物以及專業特色等特有資源,只要其中滲透著人文精神,都屬于校本人文教育資源。充分利用校本人文教育資源進行學校的校本文化建設,是學校文化形成特色的有效路徑,也是其他學校無法復制的獨特路徑。

    我國高職院校發展歷史不長,加之校址搬遷,一些承載著校史的文物遺落消失,其校本人文教育資源尤為稀缺,能用于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量級資源更是少之又少。學校文化不同于強調課外活動、環境布置的校園文化,學校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其系統性和整體性。學者王晉認為:“學校文化表現為學校整體的思想、心理和行為方式,通過學校的教學、管理、組織和生活的運營而表現出來,是學校內部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和遵守的價值觀念、道德標準、學校哲學、行為規范、辦學理念、管理方式、規章制度等的總和?!币虼?,一般的校本人文教育資源很難獨立支撐學校文化。

    2006年開始,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挖掘出了兩大校本文化資源:一是杰出校友、“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”、7次受到習近平、胡錦濤總書記接見的“大國工匠”鄧建軍——“愛崗敬業、自強不息”的典范,“工匠精神”的代表;二是余美芳老師家庭事跡——“孝老愛親、 感恩知責”的典范。隨著對兩大校本文化資源的不斷開發、研究,學校形成了這樣的思路: 基于以校本人文教育涵養工匠精神的理念, 以兩大校本文化資源為發軔點, 構建“工匠精神培育”和“感恩知責教育”雙輪聯動的學校文化育人模式。

    學者黃金先生認為:“人文教育,以塑造完整健全的‘人’而非單向度、工具化的‘匠’為出發點,涵育的是人對價值道德的終極關懷,對做事的完美追求,是心靈的沉潛寧靜,這和工匠精神是無比契合的?!比毡竟そ城锷嚼x認為:“只有經過集體生活,才能培養替人著想、關心他人的心, 以及感恩的情感。其中,最重要的是孝心,不孝順的人不能成為一流匠人?!币陨险撌黾扒锷嚼x的成功實踐,賦予了學校底氣。余美芳家庭事跡、“孝老愛親、感恩知責”理念以及師生共同愿景“育養匠心、幸福人生”,滲透著強烈的人文精神。

    2006年,學校構建起“以鄧建軍精神為核心的學校文化”;2011年,余美芳老師家庭事跡又為學校文化增加了“孝老愛親”等新元素,并確立了師生共同愿景,升級為“‘工匠精神培育’和‘感恩知責教育’雙輪聯動的學校文化”。以此為內容,學校完成了省市級課題5項,發表專題論文22篇,構建了獨特的學校文化體系,形成了學校文化建設的6大載體:

    一會:學校文化研究會;兩書:《中國技工鄧建軍》《鄧建軍的校友們·匠心花開》;一節:“建軍杯”專業技能競賽節;多個學校文化實踐體驗中心:余美芳感恩知責工作室(下設社團“馨緣種子社”)、王德林德育工作室(下設社團“‘一加’愛心社”)、吳宏勝勞模工作室、江蘇工匠工作室等;三方面系列活動:“學習鄧建軍,樹立新目標”入學教育系列活動、教職工層面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;全方位立體式營造環境氛圍:為時年37歲的鄧建軍塑像,修建軍路、建軍橋,植建軍林、設建軍班,建學校文化長廊和勞模工匠長廊,利用墻面、路標布置學校文化內容,設專題網站,系統展示學校文化。

   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借力“校本人文教育資源”進行校本的學校文化建設,獲教育部、省教育廳、常州市及多個協會多種獎項,省教育廳發專題簡報向全省推介。由于持續倡導學校文化相關理念,持續開展大量有計劃、有規模的專題活動,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獨特的校本文化已在師生心中生根發芽。

    (作者分別為: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、研究員;院長、教授;學校文化研究會會長、研究員)

     

    發表于2022年6月14日《新華日報》第14版“思想周刊”欄目


    56pao国产成视频永久 - 57pao一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- 34pao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
    <track id="3x4ab"><noframes id="3x4ab">
    <form id="3x4ab"></form>

    <li id="3x4ab"><acronym id="3x4ab"></acronym></li>
  • <progress id="3x4ab"><track id="3x4ab"></track></progress>
  • <form id="3x4ab"><tr id="3x4ab"></tr></form>

    <rp id="3x4ab"><ruby id="3x4ab"><input id="3x4ab"></input></ruby></rp>